2024年9月28日,秋风送爽,硕果累累,一场由神木、临县红枣产业协会主办,神木市延安精神研究会、神木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黄河红枣的盛会——秦晋黄河红枣论坛,在陕西神木市曼乔红枣科技园隆重举行。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陕西榆林、山西吕梁等地的百余位红枣专家、企业代表、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及红枣文化爱好者,共同探讨黄河红枣产业的未来发展与振兴之路。
盛会启幕,群贤毕至
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,国家种质资源圃原主任李登科、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首席技术专家周建理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宋晓斌、农业农村部《农产品加工学刊》特约撰稿作家贺荣平、中国枣研究中心顾问王永勤、吕梁市红枣联合会技术顾问张德志等六位业界权威人士,分别就黄河母枣的前世今生、黄河母枣在药用枣中的地位及产业发展战略、中国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、红枣加工科技创新、红枣文化传承、市场策略及生态种植等方面做了深入而精彩的主题演讲。
倡议发布,共绘蓝图
论坛的高潮部分,无疑是《秦晋黄河红枣产业振兴倡议书》的发布。这份倡议书不仅是对黄河红枣的一次深情致敬,更是对黄河红枣产业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刻探讨与规划。
倡议书提出,将秦晋峡谷黄河两岸的红枣统称为“黄河红枣”,并将其作为区域公共品牌名称统一向市场推广。这一举措旨在提升黄河红枣的品牌影响力,增强消费者对黄河红枣的认知与认同。同时,倡议将秦晋黄河红枣的主栽品种木枣改称为“母枣”,让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名称重新焕发光彩,进一步丰富黄河红枣的文化内涵。
此外,倡议书还强调了深入挖掘红枣历史文化的重要性,提出用红枣文化的力量赋能品牌与产业振兴。倡议实施生态种植,建设有机枣园,以提高黄河红枣的品质与附加值;倡议共享种植、加工技术及市场信息,促进产业协同发展;倡议讲好红枣故事,促进乡村振兴,共绘黄河红枣产业发展新蓝图。
深情致敬,展望未来
此次秦晋黄河红枣论坛,不仅是一场学术与产业的盛宴,更是点燃了秦晋黄河红枣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。黄河红枣,作为黄河流域的独特产物,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,见证了黄河儿女的辛勤与智慧。如今,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黄河红枣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。
论坛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黄河红枣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更为秦晋两地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,黄河红枣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以黄河红枣之名,启产业振兴之路,共同书写黄河红枣产业发展的新篇章!